△連云港日報2023年8月14日1版
(王 力)一瓶純凈水10元、一根老冰棍15元、經濟型酒店標間一晚近千元……時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國內各個旅游景點游客“爆棚”,部分旅游景區的住宿餐飲商家以“明碼標價”為借口,調高商品價格,辯稱游客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購買。這種坐地起價的行為,說是“明碼標價”,實為明火執仗,不僅傷了游客的心,而且擾亂了市場秩序,更是給旅游景區抹了黑。
消費者是“上帝”,不能最終成了“待宰的羔羊”。“景區商品比外面貴”是事實,消費者基本都能予以理解和接受,畢竟景區的房租、運輸等成本都更高一些。可讓消費者不能接受的是,景區的商品比正常價格高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明顯的宰客行為,再怎么披上“明碼標價”的外衣,實質還是價格欺詐,聽似有理其實不然。近期,“月薪2萬住不起漢庭如家”“漢庭如家的房價直逼香格里拉”等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翻番的價格,加上“明碼標價”這一擋箭牌,讓消費者紛紛吐槽。
貴不貴、值不值,消費者心中自有一桿秤。具有物理獨特性的自然景區,雖然具有壟斷的天然因素,但本質上還是具有公共屬性的商業區域,其商品和餐飲酒店的定價需要遵循起碼的利潤加成原則。正是因為具有天然的壟斷屬性,景區的商品服務往往是獨此幾家,游客并無選擇的空間,天價也得忍痛接受。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肆意漲價的“撇脂”行為,損害了景區的形象和旅游業的聲譽,讓消費者對景區和旅游業產生不信任感,最終將影響整個景區的發展。
商家打著“明碼標價”的招牌,干著“坐地起價”的坑人買賣,游客沒有別的選擇,但監管部門不能沒有良策和行動。有關部門要對價格“刺客”行為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加強對旅游景區商品服務定價的監管,制定相關法規和政策,加大規范管理力度。對近期游客反映強烈的問題,不妨通過高額罰單、列入“黑名單”、從業禁止等多種處罰手段,讓無良經營者既付出“經濟代價”,又付出“誠信代價”。消費者也要勇于維權,對于明火執仗坐地起價,或當場說“不”,或在消費時留下證據,事后積極投訴舉報,堅決不做吃虧的啞巴。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