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江西萬安,自主育種研發的油菜新品種“中油早1號”,油菜籽畝產達到175.7公斤,創造了新的高產紀錄;安徽合肥,“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成功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403秒,迎來重大突破;中國空間站,神舟十六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近期圓滿完成首次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今年上半年,我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令人振奮。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四川考察時指出:“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破局開路的利器,點亮面向未來的希望。近年來,我國一批批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鼓舞和激勵我們堅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走實走深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圍繞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奠基之舉、長遠之策。今年上半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分別增長54.5%、34.1%;高技術制造業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6.8%、14.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9%……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扎實推進,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有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為實現經濟穩中求進、穩中向好提供了強勁引擎。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不斷以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引領產業升級,新時代中國的科技創新步伐有力而穩健,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越發顯著。從中國空間站筑夢蒼穹到國產大飛機翱翔藍天,從高鐵飛馳神州大地到5G連通大江南北……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新產業新產品增勢良好,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說,中國目前在44項“關鍵技術”中的37項處于領先地位,涉及太空探索、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一系列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成為產業升級、結構優化的重要驅動力量,科技自立自強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激活創新體系、聚合創新人才、培育創新土壤,堅持不懈推進高水平自立自強邁新步,推動科技強國建設跨大步、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生產力,科技創新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在新征程譜寫精彩新篇章。(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