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要求“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講話為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放眼今天的神州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億萬人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多;下大力氣治理水環境污染,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提升了生活“幸福指數”;全面推進農村環境整治,為老百姓留住了鳥語花香田園風光……實踐充分證明,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歷史主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就一定能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看陜西,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全面展開;觀江蘇,無錫太湖沿岸積極種植本土植物,打造濕地生物鏈,一座座小型濕地正成為太湖的生態屏障;望湖北,丹江口水庫庫區的林管人員,正在石漠化的山體上為新一輪植樹造林做準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各地堅定信心,治污攻堅,為高質量發展增添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前進的道路上,只要我們攜手同心、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匯聚起更加磅礴的偉力。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只要我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就一定能不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讓綠水青山間的答卷更壯美!(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