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明顯快于去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于一季度4.5%的經濟增速。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經濟增速明顯快于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彰顯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期增長目標5%左右,剛剛出爐的“期中成績單”表明,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呈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乘勢而上、接續拼搏,我們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打贏“下半場”,實現全年發展目標。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定向,“中國號”經濟巨輪舵穩帆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經濟實現穩定、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密碼。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大紓困解難、減稅降費力度,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等等,黨和政府以非凡的戰略定力和決策智慧,科學、精準運用政策工具,有力有效促進經濟穩定恢復,上半年GDP↑5.5%彰顯黨的領導和國家制度顯著優勢。
上半年GDP↑5.5%是中國經濟韌性強勁、活力充沛的有力注腳。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定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創新動能增強、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變、增長潛力釋放,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堅實步伐。三年疫情防控,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保持增速領先,經濟年均增長4.5%,增速遠高于世界經濟平均增速1.8%。今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生產供給持續增加,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平穩增長,雄辯地說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
↑5.5%鼓士氣、強信心、添動力。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上半年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來之不易的亮眼成績單鼓舞人心、提振信心,是各地各部門堅定貫徹好落實好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鉚足力氣抓落實、拼發展的結果。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不斷煥發新活力、見到新氣象。盡管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仍處于高位,地緣政治沖突持續,短期外需回暖動力不足,困難和挑戰依舊不少,只要我們保持定力、精準施策、擔當實干,聚精會神、團結拼搏、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加固穩定復蘇、穩中向好勢頭,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