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蘇州市考察,先后了解高科技園區建設和發展、企業科技創新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情況,為把握“首要任務”進一步指明方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是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實干姿態,久久為功,善作善為,錨定“首要任務”,繪就高質量發展“非凡畫卷”。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學懂弄通做實“一號文件”,準確把握新時代“三農”工作總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牢記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嚴守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要多元多向齊發力,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在科技支撐、鄉村建設、公共設施等方面“齊頭并進”,讓“路線圖”變成“施工圖”。擘畫現代化農業強國“新藍圖”重點在人,要加強“新農人”群體培育,下派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科技特派員進行“點對點”幫扶,打造一批技術培訓、行業交流、產品銷售的“空間站”,讓“新農人”變“興農人”,助力農業現代化“巨輪”行穩致遠。
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我們緊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收入分配調節、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一老一幼”服務等工作……這一切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黨建引領抓好基層治理,以“網格化”管理促進“成熟化”服務,將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帶到老百姓“家門口”。人民群眾的“小事”就是我們心頭的“大事”,要以百姓心為心,厚植“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時刻站穩“人民立場”,在察民情聽民聲中當好群眾“貼心人”,在解民憂紓民困中辦好民生實事,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服務之姿托起了人民“穩穩的幸福”。
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能否實現,關鍵在科技自立自強。唯有本領高強,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新時代十年,“奮斗者”號實現了萬米深潛,C919國產“大飛機”完成首飛,“太空之家”順利建成……這些無不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開拓創新、團結奮斗的進取精神。必須堅持“四個面向”,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制定出團結奮斗“作戰書”,錘煉能創新、會創新、敢創新“硬功夫”,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立志解決“卡脖子”問題。激活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重點要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搭建引才育才“新平臺”,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從而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保駕護航”,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鋪設“星光大道”。(徐阿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