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外貿,是觀察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今年前五個月,我國與新興市場貿易較快增長,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據報道,各地外貿主體主動思變,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外貿韌性持續顯現。
釋放強外貿“動力”,經濟逆勢上揚動能澎湃。今年以來,順應低碳發展趨勢,綠色化成為不少外貿企業的發力點,我國也由此實現了外貿持續穩定發展,使外資對中國投資環境的信心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在數字化發展的推動下,我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過10萬家,建成1500多個跨境電商海外倉,一批新職業不斷涌現,“柔性定制員”“海外分析師”等成為熱門崗位,進一步深化了我外貿投資合作的“軟實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今年前五個月,我國綠色低碳貿易主體規模持續擴大,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日益豐富,彰顯中國經濟“磁場”活力不減、引力更強。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口發揮著支撐作用。海關總署6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6.77萬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5月單月進出口增長0.5%。當前,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出臺激勵政策等有效帶動了全社會投資,基礎建設穩步推進、項目規模持續擴大、資產投資迅速回暖,讓外貿出口強韌性十足。據統計,月度進出口從今年2月開始實現同比正增長,彰顯我國外貿較強韌性。而今,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迸發出強大動能,推動中國出口持續穩定增長。
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以“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為例,不久前5月份江蘇省中歐班列開行再超200列,完成202列,去程109列,回程93列,雙向運行更加均衡,量質齊升迎來“紅五月”。而今,中歐班列發揮了運量大、周轉少的獨特優勢,在互通有無、滿足各自需求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在中歐班列的助推中,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已經成為我國外貿新的增長點,前五個月,我國對中亞貿易額增長超四成,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
面對全球經濟不振、外需走弱的現實困難,外貿經營主體也在主動應變,提升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是生命線,也是外貿合作的話語權。加快實現特有品牌、特有價值、獨具匠心的競爭力,扭轉“同質化”的被動局面,是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的最優解。杭州某家外貿公司,企業通過柔性定制,生產個性化定制騎行服。這種新模式能實現快速交貨、降低庫存,多批次“疊加效應”讓外貿企業實現利潤增長。打造出更多競爭力強、自主創新的產業,創造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中國外貿正在迎難而上、挖掘潛力、激發動力。
當下,連續4個月正增長,彰顯中國外貿“韌實力”;放眼未來,我們堅信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強勁,我們堅信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我們堅信中國經濟有能力實現行穩致遠,為世界經濟加速前行貢獻中國力量。(祥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