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5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重點聚焦連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等,在頭版刊發了《“橋”牽中亞共馳騁——江蘇以更高標桿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的長篇通訊。文章從“陸海相通、東西互濟、更強支點、心手相牽”四個層次,聚焦江蘇成為內陸國家的“出海口”,中亞五國成為江蘇陸海聯運最重要的“腹地”,不僅經貿潛能持續釋放,也成就了有溫度的文化交融。奮進新征程、絲路再揚帆,必將進一步激勵和鼓舞江蘇兒女乘勢而上、接續奮斗,更好“蘇”寫新絲路傳奇。
暢通陸海,共建絲路;發揚精神,續寫新篇。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江蘇繼承和發揚絲路精神,以更寬視野、更高標桿建設東西雙向開放門戶、“一帶一路”交匯點,持續強化中亞五國雙向班列開行,有力搭建聯通中亞五國的經貿往來和人文交往橋梁,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增添了精謹細膩的江蘇色彩。今天的江蘇,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繼續走在前列,更加勢頭不減、動能澎湃。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希望同其他國家分享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作為中國首個落地的“一帶一路”建設實體項目,連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經過近10年運作,已成為中亞五國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經濟平臺,過境貨品種類從最初的糧食、汽車配件、電子元器件,擴大到建材、家居、機電、礦產、化工材料等眾多領域,有力促進了中國同中亞國家的互聯互通、貿易往來。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亞五國經由連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過境和進出口的集裝箱達51854標箱,同比增長11%。“橋”牽中亞,班列飛馳,不僅服務了中國,更造福了沿線各國。
班列飛馳跑出“加速度”,見證著新絲路的新繁榮。哈薩克斯坦面粉、亞麻籽、駝奶粉走進了中國千家萬戶,100多家哈薩克斯坦企業入駐了中國電商平臺……一趟趟日夜奔馳在亞歐大陸的班列,讓中亞地區的各類貨物一路東進、中國商品一路西行,不僅拉動了東西方貿易快速開展,也為沿線國家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以外貿大省江蘇的統計數據為例,今年前4個月江蘇對中亞五國進出口57.8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出口52.1億元,增長14%;進口5.7億元,增長24.7%。一項項增長的數據,是貿易潛力得以充分釋放的生動詮釋,也不斷見證著新絲路的新繁榮。
歷史在奮斗中前進,未來在實干中開拓。處于“一帶一路”交匯點上的江蘇,找準發力點,完善基礎設施、拓展港口腹地,做強海鐵聯運、海河聯運,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的國際樞紐海港,以更高標桿聚力建設“一帶一路”更強支點,就一定能更好地促進中國同中亞國家的互聯互通、貿易往來。站在新起點上,乘著中國—中亞峰會的東風,讓我們繼承和發揚絲路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進,擔當盡責、真抓實干,相信明天的江蘇一定會更美好,明天的中亞也一定會更美好!(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