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海關總署5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較一季度的4.8%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67萬億元,增長10.6%;進口5.65萬億元,增長0.02%;貿易順差2.02萬億元,擴大56.7%。
外貿被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力,可以從一個國家的外貿進出口的成績單中窺見。今年以來,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國際環境日趨嚴峻復雜,美、歐、日整體需求趨緩等多重壓力下,我國外貿走出逆勢上揚曲線,殊為不易。中國外貿規模保持平穩增長,增速仍超預期,在向世界充分展現出中國經濟強大活力韌勁同時,中國發展也以干貨滿滿的外貿,為確保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貢獻力量,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引擎。
前不久閉幕的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總展覽面積、線下參展企業數量、累計進館人次都創下歷史新高。前4個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2.09萬億元,增長13.9%。歐盟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進出口總值為1.8萬億元,增長4.2%。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61萬億元,增長16%。無論是廣交會的火爆程度,還是一系列貿易數據,都生動注腳了中國外貿的熱度。全球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而外貿增長5.8%的亮眼成績實實在在提氣。
外貿是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今年以來,外貿規模保持平穩增長,在3月份基礎上,4月單月進出口3.43萬億元,增長8.9%,再次超預期。這得益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一攬子穩外貿、穩外資政策的有力落地。《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等穩外貿舉措落地見效,有力穩定了產業鏈供應鏈,幫助外貿企業保訂單、保市場、保信心。跨周期調節、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則有效為外貿企業“減負”。
提氣,源于定向領航堅強有力,也離不開眾力共舉。從地方看,全國各地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精氣神,全力以赴拼經濟,紛紛出海搶單。以江蘇為例,今年以來,出臺了“42條”等利好政策,大大提振了外貿企業發展預期,一季度外貿呈現出回暖向好趨勢,進出口總額同比明顯增長,全省港口一季度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4億元,完成貨物吞吐量7.759億噸,同比增長3.7%,實現首季“開門紅”。上下同欲者勝。堅持對外開放,采取穩外貿共舉,有力撐起了外貿發展新氣象。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受外部因素影響,今年中國外貿依然面臨較大壓力。把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落實落細,穩住“老客戶”“老朋友”,拓展新市場,在跨境電商、保稅物流、保稅維修、海外倉、離岸貿易等在內的多種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上持續發力,提振外貿企業的信心和活力,中國外貿成績必將一路“飄紅”,格外提氣。同時,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所提供的廣闊舞臺,也必然會為世界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遇,注入更強動能。(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