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黨的二十大對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5月4日人民日報)
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需要各行各業青年勇挑重擔、沖鋒在前。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時代青年責無旁貸。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的回應,既給予大學生熱情鼓舞與勉勵,也給廣大青年學子指明了努力方向。
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要善于依靠先進科技的力量,這就必然要求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要求更多掌握農業科技知識、本領的青年學子,扛起“金扁擔”到農村廣闊天地去,放飛夢想、大顯身手,成為大有作為的“新農人”和“興農人”。中國農業大學在全國24個省區市的91個縣市區旗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知識、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體現出與時俱進、服務大局的辦學擔當。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據報道,截至2021年,47萬名“三支一扶”人員參加基層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扶貧),數百萬青年學生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青力量”。越來越多的青年“自找苦吃”,把理想轉化成行動的力量,選擇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回到農村、逐夢田園,帶著知識和本領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用青春智慧和汗水為鄉村建設增光添彩。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鄉村振興,核心在人,重點在青年。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深刻理解什么是實事求是、怎么去聯系群眾;深入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青春總是同夢想相伴,夢想需要與奮斗同行,把青春扎根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田間地頭的青春綻放一樣光彩奪目。(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