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再是簡單吃個粽子,當下傳統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了。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很多人有著這樣的感慨,就在前幾年,大家都覺得傳統的端午節除吃上幾個粽子外,已經品味不到濃濃的節日味道了,但是這兩三年,特別是今年,整體的感覺是傳統節日“活”起來了。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璀璨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多年來,傳統節日受到洋節的猛烈沖擊,源遠流長、內涵豐富的民族文化的生存環境也面臨著多方挑戰。保護與復興傳統節日,讓其承載的深刻內涵得以發揚光大,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港城也一直在努力,通過“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等形式,開展群眾性保護傳統節日活動,在傳統節日的復興上拿出了實際行動。
剛剛過去的端午,在城區的東鹽河、玉帶河以及東海縣的石梁河都有龍舟競賽活動,既有政府主導,也有社區群體發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和觀看。這幾年,賽龍舟的習俗一直延續,并有發展成為大眾參與的水上體育運動趨勢。港城一些高校還將賽龍舟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引入大學生體育運動訓練項目,為高校現代體育運動訓練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的端午節,民間一些手工藝人推出了琳瑯滿目的粽子、香囊、艾草門掛等手工藝品,在年輕群體中特別受歡迎。以往家中老人會從菜市場選購幾元一把的艾草和菖蒲,今年有手工藝人把艾草和菖蒲,配上一些刺繡和葫蘆等做成門掛,雖然價格漲了數十倍,但是依然很受歡迎。其實,很多人對傳統節日還是挺懷念的,這些符合審美要求又很有儀式感的掛飾受歡迎自然在情理之中。
通過包粽子、賽龍舟、懸艾草、掛荷包等民間民俗活動的開展,能夠感受到端午節已經成為匯集多樣文化創新形態與文明創造成果共同發展的豐富文化節日,不僅承載著祭祀拜祖的愛國忠孝文化、崇尚健康的飲食生活文化、尚美尚新的工藝創造文化,也承載著團結協作的體育娛樂文化。今天看來,通過傳承與創新,端午這樣的傳統節日正煥發出時代新氣象。
傳統節日根植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傳統節日“活”起來,不僅僅是熱鬧了,更為關鍵的是凝聚了人心。(□ 袁春梅)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