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綜合素質,跳舞、主持、樂器等都是讓孩子從小學起,因此孩子從小就有了大大小小上臺演出的機會,兒童化妝品也因此風靡一時。那么,兒童化妝品真的是商家宣傳的那樣天然無害,專為兒童設計的嗎?
筆者在多個電商平臺看到,兒童化妝品大多以套裝形式售賣,包含唇彩、唇膏、腮紅、眼影、指甲油,有的還配著粉撲、化妝刷等,整套售價從幾十到幾百元不等。商品介紹頁面會標稱“安全無毒”“不含防腐劑”“不含激素”“環保材質”“溫和不刺激”等,一些店鋪還提供了檢測報告等,不少店家月銷5000+、3000+,銷量十分可觀。但仔細看下,卻發現商家送檢的樣品名稱為“裝扮玩具”,并非“兒童化妝品”,所謂“合規”也只是作為玩具層面的符合規范,與是否能夠作為化妝品上臉使用毫無關系。
化妝品與玩具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產品,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實施管理,其管理措施和要求也不相同。依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是指以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施用于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妝字號化妝品需要備案;作為玩具的話,不需要備案,取得3C認證就可以銷售,一些商家為了謀利就打起了擦邊球。
筆者在一些兒童彩妝盒成分表中看到了滑石粉和云母,請教皮膚科醫生后得知,滑石粉為天然硅酸鹽,用作爽身粉、香粉、粉餅、胭脂等化妝品的原料;云母是云母類礦物的總稱呼,為硅酸鹽類,通常加入口紅、眼影、散粉和腮紅中。醫生建議,即便是通過備案的化妝品,大多兒童彩妝的成分也與成人化妝品差別不大,包含防腐劑、香精、著色劑等。家長在購買護膚品時要重點關注云母粉的劑量,并且兒童應盡量避免化妝。
兒童的皮膚屏障不比成年人,本就敏感,那些聲稱“天然”“無害”的商品,也大多是以“裝扮玩具”的名義送審,而非“兒童化妝品”。在這樣的操作下,兒童化妝品帶來的不是兒童對繽紛的成年人世界和美的向往,而是不良商家的盆滿缽滿。(□ 莊婷婷)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