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今天在家都做了什么呀,快來和老師分享一下吧……”近日,在連云區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指導老師金鑫正通過網絡視頻方式,連線在家隔離的3名孩子,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們學會疏導情緒、釋放壓力,培養他們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主人,他們的健康成長關乎著民族發展的命運。筆者了解到,每次自然災害、重大變故,對青少年心靈的傷害都是巨大的,所以一些內心脆弱的孩子更需要相關部門及時伸出心理援助的雙手,幫助他們正確面對現實,正確調適心理,及時走出災害的陰影,這才是保證他們今后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保證他們走出心理陰影的根本。
此外,及時的心理輔導比壓抑、隱藏內心更重要。當地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應及時采取家訪、電話等方式,及時和學生取得聯系,了解相關情況,并及時開展如何正確面對困難、如何最大程度地做好自救自護、如何科學調整心理等心理輔導,同時鼓勵孩子們互相聯系,互相鼓勵和支持,引導孩子們走出心理陰霾,早日走出傷痛。
針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打造覆蓋全市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系統,開設24小時心理熱線,建立網絡工作聯系平臺;社區和學校均要相應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室,依托市、縣區少年宮成立心理健康輔導站。同時,為未成年人成長提供更多的適宜空間,促進關心下一代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青少年做一個有知識、有道德的人。(□ 張晶晶)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