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市正在積極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關鍵是要尋找城市的歷史文脈,特別是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文化名片。我市要抓緊挖掘藤花落遺址、將軍崖巖畫、摩崖石刻、大伊山石棺墓、海州古城、南城古城、板浦古鎮等連云港歷史文化名片的歷史,加快建立保護機制和措施,力爭通過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帶動城市文明脈絡梳理、歷史遺跡遺存的保護和城市文化歷史的再認識,不斷煥發城市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要抓好保護工作。連云港是中國東夷文化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擁有華夏第一城藤花落遺址、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石棺墓大伊山石棺墓、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將軍崖巖畫、我國最早的石窟寺藝術雕刻孔望山摩崖造像等。當前,我市要借助歷史文化名城申報激活這些極具連云港地方特色的歷史文物,讓其煥發新的生機,讓這些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被保護好、傳承好,成為連云港人增強文化自信的依托。與此同時,我市還需要繼續加大對板浦古鎮、南城古城、海州古城等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以及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力度,通過引進復旦等國內知名古城修復團隊的方式,以規劃為先導,以管理促實施,積極主動爭取古城修復,讓港城集聚的古老城市文明走出來、活起來。要加快深入實施“雙搶”行動,進一步做實遺存挖掘、史料搜集、研究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把“家底”摸清楚、把內涵說清楚,把連云港建設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要素整理清晰。
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應牢固樹立“+文化”理念,跳出以文化抓文化傳統思維,將其融入各行業、各領域。要通過城市文化的挖掘,提煉經典元素符號、設計視覺識別系統,應用于城鄉建設,讓一磚一瓦有故事、一草一木有味道,結合城鎮有機更新、綜合體項目,打造更多“歷史文化街區”,讓“文化旅游消費”深度融合。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場館設施,創作改編一批民俗演藝,打造展示窗口、精品力作。要圍繞海州古城、南城古城、板浦古鎮、徐福故里等歷史文化古城建設,探索建筑風貌、街巷肌理、業態結構等方面新模式,構建“名城、名業、名人、名景”四位一體格局體系,從而用文化復興帶動鄉村振興,讓更多人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中感受到港城文化內涵和發展動力。
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還需關注百姓關切。歷史文化名城是由前人的活動創造的,今天,當我們承擔起名城保護的使命時,同樣需要“以人為本”,給今人以活動空間,讓這些城市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并且創造條件讓居民享受到現代化生活的舒適和便利。要將手頭的歷史文化資源充分地“用起來”,進一步強化市場化運作,使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資本優勢、經濟優勢、品牌優勢,在吸引總部經濟、培育特色經濟,吸引創新要素、培育創意產業,吸引國內外游客、培育文化旅游新熱點等方面下大功夫、大力氣。要讓優質的資源盡快地“火起來”,進一步加強開發和轉化,既原汁原味保留古城文化肌理,又展現出現代文明的新內涵,打造更多“文旅名片”。(□ 夏言)
?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