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立足國內大循環,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依托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強大引力場”迅速成為人們廣為關注的熱詞。江蘇作為經濟大省、開放大省,將發揮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優勢,更好面向世界,構建強大引力場,匯聚全球要素資源,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3月22日 中國江蘇網)
觀念引領,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觀念轉變,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品質。作為經濟大省、開放大省,集40多年改革開放成果之底氣,謀今后發展之大局,構建強大引力場,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是江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講話精神及全國兩會精神的具體行動和務實舉措。
硬實力提升吸引力。與其他省市區相比,江蘇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有著逾8000萬人的巨大市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國第二,GDP歷史性突破10萬億元,人均GDP繼續高居全國各省區第一,江蘇正憑借改革開放40多年積累的底氣,謀求打造“強大引力場”的決心,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
既要謀全局,更要謀長遠。江蘇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的發展形勢,謀劃更大的發展格局,下好先手棋更為關鍵。面對白熱化的競爭,江蘇把吸引外資總部和研發機構作為促進外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抓手,全力構建強大引力場,發揮其導向和乘數效應。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計認定295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其中有47家由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投資設立。
抓住主要矛盾提升發展質效。“十四五”時期,江蘇將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提升供給體系和流通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引導生產、流通和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推進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發揮流通對要素資源交匯融通的作用,引領消費和產業升級,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體現商貿流通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地位,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政策保障,為更高質量的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力。今年3月12日江蘇省發布《關于圍繞提升產業鏈穩定性競爭力 推動外資穩中提質的通知》,將加快建設完善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其中,“積極落實對外開放政策,推動‘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深化產業合作,推動我省與國際產業鏈深度融合”“聚焦高端要素,提升我省外資質量與效益”與“持續完善外資投資服務與保護體系,保障外資企業穩健運行”單列成節。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落實好中央精神,江蘇有信心、有底氣,有擔當、有作為。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高質發展,我們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