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習近平總書記3月7日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3月8日人民日報)
3月8日,全國人大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會上,出現在“兩高”報告中的,既有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涉黑涉惡、腐敗犯罪等大案要案,更有多方位維護群眾生活安全的“小事小案”,讓人們感受到司法威嚴與力度的同時,還能真切地感受到司法的溫情與溫度。
民之所盼,利劍所指。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小問題”,尤其涉及群眾生活安全等問題,往往就是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民生的痛點和堵點,事關人心向背的“大民心”。“兩高”著眼諸多“小問題”,開展“四個最嚴”專項行動,起訴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等犯罪8268人,辦理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7萬件,保障了廣大群眾“舌尖上”和“針尖上”的安全;對高空拋物加大懲治力度,從3月1日起,高空拋物罪成為獨立罪名,切實維護了群眾“頭頂上”的安全;對盜竊、破壞公共場所窨井蓋行為以破壞交通設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追訴,辦理涉窨井蓋刑事犯罪106件、公益訴訟424件,保障了廣大群眾“腳底下”的安全;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網絡賭博、網絡黑客、網絡謠言等犯罪案件3.3萬件,審結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1.5萬件,涉及金額2.9萬億元,維護了群眾“錢袋子”的安全;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幫助農民工追回“血汗錢”206.1億元,維護了農民工的勞動權益……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需求在哪里,司法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在追求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過程中,出現許多亟待解決的新問題。發展中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事關民生的“小案子”尤其可感可觸,每辦好一件群眾的“小案”,就能讓群眾感受一次法律的公平正義。順民心、合民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才能不斷匯聚強大的發展偉力。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當成為廣大政法工作者的座右銘。只有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理念,厚植為民情懷,厚積公平正義,法律才會成為全社會共同的信仰。(相慶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