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xí)近平近日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王繼才同志守島衛(wèi)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dǎo)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獻身海防是矢志不渝的一生追求。開山島作為我國黃海前哨,只有兩個足球場大、0.013平方公里,島上沒水沒電,是個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但在設(shè)立民哨所、先后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長期值守情況下,1986年,王繼才按受了守島任務(wù),從此與妻子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一守就是32年,把青春韶華無怨無悔的獻給了海防。可以說,愛國奉獻貫穿了王繼才人生的全部過程,為祖國海防事業(yè)奮斗更浸潤到王繼才血脈中,成為一種精神特質(zhì),讓我們敬仰、敬佩、敬愛時,更激發(fā)爭做愛國奉獻的新時代奮斗者的強大動力。
愛國情懷是精忠報國的原發(fā)動力。源于愛國的精神指引,中華民族才有了團結(jié)統(tǒng)一,也正是因為愛國主義,才有無數(shù)像王繼才一樣為了祖國繁榮富強甘于寂寞、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的人們。正如有人問他,這么苦,為什么要守下去?而他的回答更直截了當,“你不守,他不守,這島,誰守?”誠然,面對多元文化交融、多種思潮涌動、多樣價值并存的社會境域,如果沒有人來堅持愛國奉獻、艱苦奮斗、無怨無悔,我們又哪里有歲月靜好?讓我們感受幸福美好生活的,從來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是有人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在用生命書寫愛國之歌。王繼才就是這樣的代表,他以守護為天責(zé),以小島為家國,32年堅守在開山島上,表達著他熱愛祖國、熱愛海防事業(yè)的人生境界和崇高追求。
無私奉獻是人生價值的豐厚底蘊。守島衛(wèi)疆,甘于奉獻是王繼才能夠長期堅守開山島、戰(zhàn)勝寂寞艱苦的根本邏輯。因為守島,他舍小家、顧大家,把個人理想抱負與海防事業(yè)結(jié)合起來,讓人生價值在平凡崗位中得到最大彰顯。以崗位職責(zé)為重,非法走私的巨額利誘和威逼沒能侵蝕他;以奉獻擔(dān)當為念,他親自種植的苦楝樹和松樹、修繕的島上營房就是最好見證,正是有了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守島的苦對王繼才也是美的,只要讓五星紅旗在開山島上高高飄揚,再怎么付出對他也是甜的。這是忘我為民的大奉獻,不愧為全國“時代楷模”。
艱苦奮斗是敢于擔(dān)當?shù)恼鎸嶓w現(xiàn)。奮斗讓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收獲幸福和快樂,為人生涂上了最美的底色。32載的開山島巡邏,王繼才用自己的奮斗歷程證明,對困難不低頭,敢于拼搏,勇于挑戰(zhàn),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人的生命才有意義。不忘初心、砥礪奮斗,讓他在本職崗位上交出無愧于新時代的精彩答卷。我們當以王繼才為榜樣,秉持“任憑風(fēng)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的信念和堅守,爭做愛國奉獻的新時代奮斗者,立足崗位,誠實勞動、勤勉工作,實現(xiàn)更好的自己。(董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