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里健身鍛煉還是蠻舒服的!”市民李女士笑著說,“之前看到有器材螺絲掉了,怕有安全隱患,我們就沒再使用。沒想到后來再過來就發現這里都維修過了。”蒼梧綠園內,籃球架、健騎機、漫步機等器材前陣子都已完成了維護更新,受到了健身群眾的一致好評。
建設好、維護好、管理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是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市體育局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器材的清查維修”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項目清單,切實解決室外健身設施安裝不規范、管護不到位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全力補齊健身場地設施短板,優化室外健身環境,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去哪兒健身”需求。
早在今年2月份,市體育局就下發了《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通知》,成立全市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管護領導小組,部署健身場地設施摸查、室外健身器材清查整治等工作,明確計劃時序,細化任務分工,同時開展安全檢查,推進縣、區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更新建設按時、有序進行。
“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按照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聯動要求,對全市90個鄉鎮(街道),1705個行政村(社區)的場地設施進行了摸底調查。”市體育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全市目前共有體育場地3728個,健身設施3734套(片/個),存在現有體育公園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大型體育場館布局不合理、基層體育設施建設相對薄弱、室外健身器材管護不到位等問題,“存在問題的健身場地設施共843處,其中達到使用年限的有746處。另外,近500個行政村(社區)無健身器材。”
為此,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市體育局督促指導各縣、區體育部門對本轄區內的健身場地設施進行詳細梳理,完善健身器材管護數據庫。至9月上旬,全市問題設施已全部完成拆除,200件器材完成維護維修,56套健身路徑器材進行了更新,其余健身設施正在按計劃進行采購。
接下來,市體育局還將通過三項“保障”,推動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和管護更加科學規范。積極推動制定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管護相關制度,將設施的采購、建設、管護等流程落到實處。以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現狀調查和問題清單為基礎,結合本市規劃,配合發改等部門編制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明確各年度目標任務,并納入《連云港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繼續加大對健身場地設施管護經費的投入力度,將管護費用納入每年體彩公益金預算中。市本級每年用于器材管護費用不低于20萬元,并建議各級政府將此項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管護工作有序、持續、穩定推進。探索多種渠道,建立健全健身場地設施巡查管護機制。建設智慧平臺,積極推進室外健身器材管理平臺建設,提升服務智能化;購買專業服務,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每年至少開展兩次全面巡檢,對器材進行保養、維修;實施月報告制度,充分發揮體育社會組織、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做到每一處健身設施對應一名管護責任人,每月對轄區內設施進行巡檢并報告設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拓展培訓內容,加強健身場地設施管護知識培訓,在社會體育指導員及基層體育干部培訓中,增加室外健身器材使用和管護的基本知識。
據悉,今年市體育局購買室外健身器材預算約220萬元,省體育局配發約239萬元場地器材,至明年初將完成307套健身路徑器材、171副乒乓球桌、136副籃球架、27片足球場、17片網球場的安裝建設,進一步增強群眾體育健身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肖婷婷 通訊員 程秋怡 盧星)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