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如今的東海縣雙店鎮,會讓人首先想到這里是有名的鮮切花生產基地。然而在抗日烽火燃起的年代,有一支地方抗日武裝“云臺大隊”就在這里誕生。
1939年,八路軍隴海南進游擊支隊第3團第4營在東海縣成立后,對東海縣西部及隴海鐵路北地區影響很大。經過梁如仁、翟步昆等人的積極活動,在山左口、大王莊、高埝、雙店、竹墩等地聚集了三四十條槍。他們派人去山東與八路軍東進支隊取得聯系,得到東進支隊的熱情鼓勵,批準他們成立“八路軍第115師東進支隊第14團第3營”。經過籌備,3營于1939年6月中旬在山左口小王莊正式成立,翟洪杰任營長,梁如仁任教導員,主要在山左口、三鋪、錢頂一帶活動。
“湯溝事件”后,隴海南進游擊支隊第3團向沭西轉移,其部第4營也隨之離開東海西進,東進支隊第14團第3營因經濟上缺乏來源而分散活動。而日本侵略軍卻對東隴海地區逐步加強了控制。面對這樣的形勢,新調整的中共東海縣委便把抓武裝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
(錢霖)
縣委書記孫海光首先到竹墩與錢霖等人商議重建抗日武裝問題,鐵路北由錢霖負責活動,鐵路南由孫海光負責活動。當年冬,國民黨東海縣政府要擴充常備隊,中共東海縣委抓住時機派3團留下的骨干曹通三打入常備隊,擔任了特務分隊的分隊長,掌握了三十多條槍。后來,曹通三把特務分隊全部拉出來,并很快擴充到70余人,成為一支堅強的抗日武裝力量。錢霖等人在隴海路北的活動也很順利,很快在原14團3營的基礎上,通過統戰工作,匯聚了270余人。中共東海縣委決定以此為基礎建立一支新的抗日武裝——云臺大隊。
1940年1月1日,270余名抗日健兒集結雙店南門外,召開了云臺大隊成立大會。錢霖任大隊長,郇華民任參謀。2月,云臺大隊從路北拉到路南,與路南的隊伍會合;宿遷的汪謙、沭陽的王通吾又先后帶領100多人(槍)編進云臺大隊,使隊伍發展到四五百人,下轄3個中隊,曹通三、王通吾等分別擔任中隊長。
不久,中共蘇皖區黨委第二地委書記楊純來東海傳達上級指示,命令云臺大隊向西運動,與主力部隊靠攏。3月,云臺大隊在山東郯城縣雁圈附近被編為八路軍蘇皖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第9大隊,任命錢霖為大隊長,劉錫九為政委。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