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解決黨史學習教育覆蓋面不廣、一線人員學習難問題,贛榆區因地制宜,創新打造黨史學習教育“三進三課堂”,即進車站,打造“候車課堂”;進公交,打造“公交課堂”;進工地,打造“工地課堂”,讓黨史學習教育真正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千家萬戶。
“客運北站在候車大廳座椅上張貼了‘我們一起學黨史’二維碼,一掃就可以學習,真是太方便了,一下子解決了我們經常出差沒有時間學習的難題。”日前,正在候車的王先生高興地說,“以前都是看手機打發時間,現在邊等邊學習,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提升自己的黨史知識水平。”
車站是客流集散地,如何讓黨史學習教育走進車站,讓廣大乘客能在候車時間加強對黨史的了解?贛榆區客運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李偉介紹:“今年,我們將車站打造成紅色黨史‘候車課堂’,在大廳顯示屏上每天滾動播放《贛榆黨史故事100講》等微視頻,吸引乘客駐足觀看;在座椅上張貼了200多張學黨史二維碼,一掃即學,十分方便,讓乘客在整個候車過程中能夠隨時隨地學黨史。”
“一上公交車,志愿講解員就給我發了一本《兩個小八路》的圖畫書,設計精美,內容也吸引人,同時還給我們講了一段《劉少奇在大樹村的故事》。”一位家住黑林鎮的返鄉人員為家鄉開通的“紅色專線”點贊。
據了解,贛榆區充分利用公交車在城市中穿行的優勢,在車身、車內拉手、LED屏幕、車載電視上添加慶祝建黨百年標識、標語等“紅色”元素,并組織開展“四個一”活動,即組織講解員上車講一段黨史故事、組織乘客觀看一期《贛榆黨史故事100講》、提供一本黨史故事書、組織黨員志愿者上車開展一次志愿服務活動,著力打造紅色“公交課堂”,讓公交車成為市民學習黨史的流動陣地,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活起來、熱起來。
日前,“全國勞動模范”挖掘機手劉二偉到402省道贛榆南環段工程項目部,融合生產技能、安全教育等內容,為一線施工人員上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
為確保施工一線黨史學習一課不漏、一人不少,今年以來,贛榆區大力推行黨史學習教育“一線學習法”,將臨時黨支部建在指揮部、黨小組設在項目部,黨員學在施工一線、戰斗在施工一線。專門組織送學小分隊進工地講黨史,開展“六比六賽爭先鋒”勞動競賽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課堂搬進項目部、移動到工地現場,達到學習教育與工程建設兩手抓、兩促進。
“下一步,局黨委將全力開展好‘三進三課堂’活動,使之成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打造交通行業品牌的重要抓手,成為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的有效載體,成為建設交通強區、展示交通形象的紅色引擎,奮力實現‘十四五’交通運輸事業開新局、奪首勝,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贛榆區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國方表示。(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徐恒東 王賀凡 司偉)
?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