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張開手、退著走、四周看、隨時跑。”這是侍東亮每天護學時的招牌動作。今年41歲的侍東亮是灌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輔警,2013年4月起調任灌云實驗小學護學崗執勤。10年來,他在不足50米長的崗位上,年均“奔跑式”護學1500多公里。
他把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孩子,護學崗對他而言,不僅是一份工作,更飽含著親情。他先后獲得江蘇最美輔警、十佳港城好交警、港城十大最美職工、第七屆市道德模范提名獎、第八屆省道德模范提名獎、市勞動模范、江蘇“最美誠信之星”等榮譽稱號,并榮登“中國好人榜”。
10年如一日
護學路上“奔跑哥”
“來來來,孩子們,跟著我,一停二看三通過……”“書包往肩上提一提,拉著我的手……”每天早上,在灌云實驗小學東大門前的斑馬線上,侍東亮張開雙臂像“護小雞”一樣,往返護送學生安全通過馬路走進校門。學校東大門前的幸福大道是縣城內車輛較為集中的路段之一,灌云縣公安局在校門口設立了護學崗,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10年前,侍東亮來到了這個崗位上。每天早上,他都會提前半小時到崗,中午、下午放學時他都要等到最后一位學生被家長接走,才會放心離開。
“張開雙臂是為了把孩子們護在我的懷里,這樣我才能放心。退著走,是為了更好的視野,可以看到每一個孩子,我的動作越大,來往的車輛越能注意到我,孩子們就更安全。”侍東亮說。他把學校里的每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孩子,每天上下學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傾盡全力守護著他們。
“有他在,我們家長一百個放心”
侍東亮不僅是孩子們上學、放學安全的守護者,更是聯結孩子和家長的紐帶。
他的警服口袋被孩子們稱為“百寶箱”,一個口袋里裝著紅領巾、筆、口罩等物品,另一個口袋里裝著零食。每次到崗前,他都會仔細整理警服,確保紅領巾、筆、口罩裝進口袋,給一些孩子作應急。碰到表現好或取得好成績的孩子,就給點零食鼓勵。
“百寶箱”里還有兩部手機,是孩子們的“親情熱線”,送到家長接送區的孩子看不到爸媽,就從侍東亮兜里摸手機聯系家長,有的家長一時找不到孩子會聯系他,臨時有事的話會發微信讓他幫照看一下孩子。
侍東亮和孩子們之間的愛早已是雙向奔赴。只要他一走近,孩子們便會自發地圍著他,摸摸他的肚子、拉拉他的手,摟著他講學校里的趣聞。他是很多孩子們口中的“侍爸爸”,每到各種節日,都會收到許多學生的祝福和各式各樣的小禮物。
10年來,他在不足50米長的護學崗位上,每年奔跑超過1500公里,學校門口從未發生過一起涉及師生的交通事故;共收到群眾自發贈送的錦旗15面、感謝信數十封,其中兩封分別有72位和109位家長的聯合署名。感謝信中寫道:有他在,我們家長一百個放心,打心眼里稱贊他。
作為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大到成長禮、升旗儀式,小到安全文明課堂、班會,侍東亮都會被邀請到學校參加活動,在全校師生心中,侍東亮早已是學校的一員。2020年8月,學校邀請侍東亮與他守護了整整6年的學生共同拍攝畢業照,12個班畢業照“C位”全部都是他,畢業照也在網上刷屏,并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家級和省市主流媒體集中報道。
護學崗不僅是工作更飽含著親情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侍東亮工作的寫照。作為輔警,他的生活中沒有驚天大案,有的只是平凡小事。
長期奔跑引發的膜管炎,讓他的大腳趾時常疼痛難忍。單位領導多次讓他休假去檢查身體,他都因工作忙、崗位人手少謝絕了。他放不下每一段孩子的上學路,不愿意錯過每一個孩子的笑臉,心中始終惦念著孩子們。
對侍東亮而言,護學崗不僅是一份工作,更飽含著親情。每當聽到孩子們敘說自己將來的人生規劃和職業理想,他感覺也年輕了好多。“我總會跟孩子們說,不管將來干什么,一定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要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要努力干出名堂來。”
(史衛平 何麗婷)